在不少人眼里,云南的美景似乎都被大理、麗江、西雙版納給承包了。
其實云南還有這樣一個地方,它有不輸麗江的風景;
它有中緬交融的風情;
它有璀璨耀眼的佛寺;
它有四季宜人的氣候;
它就是德宏——云南邊境的神秘潘多拉。
那些不可錯過的地方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勐煥大金塔看看
勐煥大金塔,極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金塔,亞洲第一空心佛塔。
塔內供奉著16尊漢白玉佛像,整個大金塔建筑雕梁畫棟,氣勢宏偉,雄偉壯觀。
從大金塔的回廊可以全覽芒市市區,一派繁榮景象。
? ? ? 坐標:云南省芒市芒市城區東南部的雷崖讓山頂
? ? ? 門票:40元 / 人 ?開放時間:全天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一寨兩國看看
中緬瑞麗段的國境線是彎彎曲曲、犬牙交錯且沒有明顯界限。有時一條小溝渠或是一個田埂,就是兩國的國界。
因此,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,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里生蛋,便成了常有的事。
寨子里的兩國老百姓語言相通、習俗相同,他們同走一條路,共飲一井水,同趕一場集,和睦相處,世代相承,傳為佳話。
? ? ???坐標:瑞麗市中緬邊境南段71號界樁側
? ? ? ? 門票30元/人 ? 開放時間 8:00-19:00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樹包塔看看
磚砌的塔身久經風霜出現了裂縫,積滿了塵土。
一粒榕樹種子被風或鳥帶到了塔縫中,春雨澆下,種子生根發芽,于是古塔就漸漸被榕樹包了起來。
塔高10余米,樹高數十米,塔頂著樹,樹包著塔,頂上枝葉蔥蘢,腳下佛塔生輝。
? ? ??坐標: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胞波路
? ? ? ?交通:芒市市內步行或打車到達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姐告口岸看看
姐告口岸雖然不大,但也是來德宏必去的地方。
店鋪和街邊擺滿了民族工藝品,看得人眼花繚亂,運氣好的話還能淘上一兩個“寶貝”。
姐告國門旁的護欄邊上經常聚集一些緬甸兒童,她們掙扎在溫飽線上。每當路過的中國游客途經此地時,這些孩子便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向大家乞討。
? ???坐標: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姐告路
? ? ? 門票:免費 ? 開放時間:全天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黑河老坡看看
這里不僅有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,也有晴雨不定的亞熱帶原始森林。
聽山風呼嘯而過,觀云海浩瀚翻騰,仿似夢中仙境一般。
??? ? 坐標: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
? ? ? 小貼士:因地理因素影響,秋冬氣候會有些涼,建議多穿衣物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姐勒金塔看看
主塔的四周環繞著16座小塔,塔身均涂金粉,金碧輝煌,如眾星拱月,雄偉壯麗。
金塔是周邊的信仰中心,每當有佛事,四周村落甚至是緬甸的傣族都會相聚在這里,赤著腳禮佛參拜。
? ???坐標: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姐勒村金滇路
? ? ? 門票5元/人 ??開放時間 :8:00-19:00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莫里熱帶雨林看看
莫里雨林里,上千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蔥蔥蘢蘢,遮天蔽日。
在不見天日的雨林中穿行許久,會看到有瀑布傾瀉而下,響聲如雷鳴,水珠迸裂折射出耀眼的光芒,那便是有名的莫里瀑布了。
? ? ??坐標:云南省瑞麗市莫溫段瑞麗302國道邊莫里峽谷內
? ? ? ? 門票:50元/人 ?開放時間:8:30-18:30
如果你來德宏,一定要去大盈江看看
大盈江江水平緩,兩岸竹林茂盛、農田阡陌。
藍天白云,翠竹綠島映在江面上,小船輕輕劃過,悠揚的傣家情歌隨風飄來,愜意安詳。
這里物價不高,民風淳樸,美食遍地,景美人更美。
坐標: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
特色美食
來德宏,吃胖是可以被原諒的,因為它有數不勝數的美食,征服你的味蕾。
●?孔雀宴
德宏的特色,將菜碟擺成一只開屏的孔雀樣,讓人大飽眼福和口福。
●?泡魯達
將煉乳,牛奶,和當地的一些甜品放在碗中,撒上香脆面包,吃一口甜到心坎里。
●?過手米線
極具民族特色的一種食物,吃時因需先取一團米線置于手心,然后將拌料放在米線上食用,由此而得名"過手米線"。
●?傣族小鍋米酒
每鍋均為單一米種釀制而成,約45°,酒色精醇,酒味甘爽可口。
●?潑水粑粑
每逢潑水佳節,傣族家家戶戶都要做潑水粑粑。蒸熟后的粑粑,入口松軟而富有彈性。
●?香茅草烤魚
肉質鮮嫩,十里飄香,許多人心心念念的味道。
●?芒海拌菜
爽辣可口的味道,瞬間在味蕾上跳躍開來。
小貼士
最佳旅行時間:四季皆宜,但夏季雨水較多,比較曬。
氣候:南亞熱帶季風氣候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雨量充沛。
特色節日:
會街節主要盛行于隴川縣的戶撒、臘撒等地,每年農歷十月二十六日舉行。屆時,人們抬著紙、竹制成的青龍、白象聚集會場,跳集體舞、耍青龍白象、歡慶豐收。
窩羅節盛行于德宏州的梁河縣,是阿昌族的傳統民族節日。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有祭祀祖先、民族文藝演出、歌舞狂歡等。?
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,數萬人踩著同一個鼓點起舞,規模宏大,震撼力極強,是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族狂歡節,有“天堂之舞”、“萬人之舞”的美稱。